商业

facebook 看上去碰到了麻烦.

几乎要错过 slashdot 上和 facebook 相关的一篇讨论,似乎 facebook 的用户对它最近引入的几个新功能相当的不满意,让我们看看Facebook, Stop it是怎么说的:

1. 首先一件不爽的事情就是让高中生加入,让用户感觉被出卖(sell out)。要知道 "got your e-mail address from your new college" 可是个人成长中的一件大事

2. facebook 允许 global 的 group .. (还没有特别弄明白这件事情怎么和 makes facebook less personal to our individual colleges 联系起来)

3. 对更新后的搜索功能不满意. (似乎是新的搜索系统会返回更多的结果, aha, facebook 当然期望你在这里面能结识更多的人,带来更多的 PV 啦.)

4. 给照片打 tag 或许很酷,但本需要更多的改进后再上线

5. Notes 功能..(也不明白)

6. 最后,也是最严重的就是 feed ! 现在 facebook 的 feed 功能可以让人全面的跟踪好友的行踪. No one wants their girlfriend or boyfriend knowing when they've commented on a photo, written on a wall, or anything else. No one wants people to see that they've left a group; it could offend someone. No one really wants to see the change in status of someone's love life.

其实我觉得从这里学习到的核心的并不是上述 6 点抱怨,而是用户认为的社区成功的关键: Facebook used to be cool because it was down-to-earth, and it was run by students just like us. Now, we're unimportant, and events in our social lives are known as "stories." (不再重视用户隐私,或者说用户使用感受了)

下面有些评论和作者的回复也颇有意思:
you are entirely correct in that the usage of facebook is a privilege and not a right, and yes, we are also well aware that it is their website. That being said, we are also customers of the facebook website. This is not to be interpreted as the traditional customer who with money he or she has earned; we pay facebook with one simple thing: Our time. They monetize this time by displaying ads. It's as simple as that. We are "paying" customers in that we give Facebook our time, and as such we have every right to complain when we are not happy about the service we receive.

注:我还另外写过一篇关于 facebook 的文章可供参考
再注:最近学习english,九月的第一个周一是 Labor Day,或者说传统的 summer vacation 结束的日子。没想到 facebook 的新学期是以这样一种惨淡的方式开始的。

Topic: 商业 网络

为什么要保持专注

"保持专注",这是所有创业者都会说的一句话,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实在是少之又少。以前讨论这个专题通常都认为有助于建立竞争优势,这里从另外的角度分析一下"保持专注"的必要性。

先来分析公司的组织形态。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公司存在的合理性是因为它以和其成员某种集中签订契约的形式(包括法律的和精神的),降低了单个人之间相互建立合约而组织生产的成本和风险。反过来看,如果维护一个公司和其员工所订契约所需的成本和风险超过了该组织内个人之间彼此建立合约的成本和风险,那么这个公司就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

把多个员工统一成一个整体,必须通过企业文化来达到目的。我们可以看到越是大型的企业,越是具备相当强的企业文化传播和复制能力。但企业文化是需要时间、人力、金钱的投资,才能积淀下来的,对初创企业来说,认准并保持一个单一的业务模式不仅仅是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而且会大幅度减少在维持人力需求方面的成本和风险。

员工和员工之间会越来越熟悉,但员工和公司之间,会彼此越来越失望。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尤其是 blog、SNS 的出现,使得人和人之间沟通交流的障碍和成本正在被大大缩小,现代的公司组织形式也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在经济上生存下去(获得利润)并不是最终目标,而必须在法理(契约成本)上也能证明自己的根本价值。

Topic: 商业

亲历索尼维修服务


很久以前买的 SONY 摄像机 19E 突然坏掉,回放没有问题,但拍摄就全部变形成绿色的竖条纹,简直可以免去后期制作直接开拍午夜凶铃。这摄像机自从泰国归来后就一直没有拍过,我只好将其归罪于北京最近糟糕的天气。

坏了总是要修的,先前已经有过一次去维修的经历,当时说开机检测费就要 200。现在只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再次杀往位于魏公村的索尼北京技术服务中心

在经过漫长的排队后,客服 MM 看了摄像机的故障现象,说可能是 CCD 坏了,或者是什么其它的问题,如果是 CCD 坏的话可以免费更换,因为已知有一批 SONY 的老机器是有问题的;如果我可以等 20 分钟,就现场做检修,若确认是 CCD 问题,那么立刻就搞定,否则就等修好了再来取。然后很专业的卸下了我的电池,给我一张单子,上面注明维修机器的当前状态:"带 UV 镜和镜头盖,机身有划痕...",我签字确认以后就把机器包好送到了快修室。

索尼的快修室就在前台大厅的一侧,可以透过玻璃看到维修的全过程。于是紧张的看着维修人员很熟练的把我的 DV 大卸八块,焊下 CCD,然后再焊一个新的(或者也只能算良品),测试,哈,很快结论出来,果然是 CCD 故障,于是整套维修服务全部免费。

后来看我的维修单,收费情况是:配件费 105,维修费 220. 费用为索尼承担。在前台大厅还有一张今年5月出台的价目表,关于 DV 的费用是检测费 50,清洁、更换外围附件的人工费用是 250,维修的人工费用是 350;DC 相关的人工费用分别是 200/300。比较起去年维修 Nikon 4300 的经历,发现 SONY 的服务要透明优秀得多,怪不得柯美退出数码相机业务后,把自己的维修服务转包给索尼。从另一张说明上看,快修服务(针对 DC 和 DV)只提供到下午 3:00,确保当天就可以拿到修好后的产品;但我的摄像机去修的时候已经下午 5:00 了,可能是因为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吧,也不知道快修服务需要另加多少钱。

我是周六去的,我拿到的号是 177,等我走的时候已经有人排号到 200 了,4 个接待席在马不停蹄的工作。在我等待的1个多小时过程中,绝大部分是 SONY 电脑,其次是 DC、DV. 其它的我只看到一台电视和一台音响。仔细算算,感觉人们使用数码电子产品,维修率还是蛮惊人的.

说实话,本来我是有些鄙视 SONY 的 DC 产品的,可经过这么一次比较爽的维修过程后,感觉再买新 DC 也未必非 Canon/Nikon 不可。当然,从各种媒体上都能看到电子产品维修需要天价的维修费用,也包括索尼,说不定这次只是运气比较好而已.. 是不是以后 DC/DV 这类消费数码产品也会出现 DELL 那样的三年全保服务呢?

Topic: 商业 技术

关于"最优组织形式"的胡言乱语

将第二定律应用到项目组织中,可以看到:任何为了进行连续生产而追求有序的行动——表现为低熵系统,将立刻招来世界对低熵系统的排斥。其后果就导致了组织结构一直在为生产或项目过程的有序状态和这种结构跌入无序状态的自然倾向之间寻求平衡。 —— 可以想像,一个理工科毕业的管理人员看到这样的理论论述是多么的兴奋

从上周开始,一直在思考企业的组织形式,我个人一直觉得,目前我们公司的运营效率远远没有达到最大化,所以就好比那些民间科学家总试图证明歌德巴赫猜想那样,开始独个琢磨一个企业怎样才能最有效的运营。

一开始我是从企业内部价值链的角度思考公司的组织形式,但今天上午又被一次谈话小小的打击了一下,发现即使是一个简单的项目,仍然有很深的学问,在企业最求项目收益、员工追求个体成长、外部环境多变的作用下,想将一个组织持续发展,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 google 上搜索"最优组织形式",姜奇平的文章名列前茅。和他以往的文章一样,论据对于我这样的门外汉来说是不错的信息来源,但论证过程和论点有些胡说八道的意思。

然后发现了 《最优结构——为项目管理选择顶尖的组织结构》的书摘,其第一段话立刻抓住了我,这里再摘录其书摘中的文字..


组织结构并不是为了实现对项目的控制

虽然项目经理需要通晓一些组织操作的关键理论,他们也要抵制用这种理论来控制和预测组织事件的纯理性思维。

进化论的方法追求的是与传统方法相反的目标,其所有的人力资源都能调动起内部的创造力,在一个具有流动性和创造性的实体环境中致力于解决问题。参与者关注的是他们组织的目标和远景......也不会去追求完成一个项目,因此它能有效发挥组织的职能。...... 进化论方法的一个任务是保证项目和熵之间的良好沟通......一个成功的项目实际上是指获得了预期水平的熵

要求之一就是项目必须在某点收尾结束,这一点必须清楚地让所有参与者知晓,以便能管理好“收尾”事件使之为正面的事件,从而克服了有些参与者抵制项目的截止日期并意图延长其周期的情况。这通常会关系到发展虚拟项目的活动,这是一种参与人员意图向项目环境中输入多余能量而造成的项目形式的扩展。

大多数项目还需要同时有助于其上级组织的延续。如前所述,项目有确定的生命期,而上级组织则寻求永存,项目的成功完成就是对此的贡献。这些项目通过其生成的储备延长了上级组织的生命期,因为这些储备使上级组织可以拖延或推迟熵的发展......

对于一个把成功的产品看作长期事业的我而言,看到有人如此冷酷的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给所有的项目/产品做定义实在是有点受不了。不过的确是这样,正是因为大量的人力能量的消耗,是维持公司运转在低墒状态的重要支柱。

《执行》里面写公司最重要的三个流程:运营、人力、战略。其实就可以翻译为经济能量消耗、人力能量消耗、以及对墒状态的预期和控制。

目前我对进化论还是有些一知半解:既然墒是在不断增加的,而进化过程应该是试图维持低墒状态的,那进化的内在动力在何处呢?

Topic: 商业

拓展训练

我和我老婆都异常讨厌拓展训练,在我看来这玩意实在无聊,而且总要装模作样的总结一番,好像大家经过一番折磨后,在个人意志和团队协作能力上都能有很大的提高,可你真的相信这东西吗?

拓展训练其实就是做游戏而已,其实在工作中在生活中,面对的挑战和压力远远大于拓展训练中模拟出来的状态。一支胶冻团队无需拓展训练,它仍然能顺利完成那些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上次拓展训练中,我主动取消了我们的一次任务,因为我感觉一个队员可能处于危险中,我认为我的责任是保护我的同事,而不是顺从所谓教官的规则,或者是让老板高兴。而且我也看不出来就算我的同事最后能耗尽他的精力完成这项任务,最后能让他在工作中或者人生中更上一层楼。如果我下次碰到这样的事情,我想我一定还会这么去做——我当时完全体会到气势压住了那个警告我后果的教官,感觉美妙极了。

胶冻团队是在工作中一次次的成功而形成的,我想我做小头目的时候从来没有提过什么狗屁团队精神。很奇怪,当没有人试图将团队利益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的时候,反而人们更有奉献精神,很是反讽。

我并不反对拓展训练,但是最好发挥它的游戏功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调节团队气氛,或许能让少数人体会一下 leader 的感觉,但如果想教育所有人,那还是别做梦了。小学到高中 12 年教育都做不到的事情,可能一天内完成吗?

Topic: 商业

尝鲜快报——紫光华宇拼音输入法 V5

前两天,搜狗输入法突然火起来了,我没有立即尝试,原因之一,它是不是个流氓软件?(这也是最被关心的问题,从各个方面反馈的信息来看,它应该不流氓),原因之二,“搜狗”这个名字在我觉得不是一般的难听。可是,紫光在Firefox里面输入数字的bug迟迟不解决,终于让我在今天忍受不了了,决定上网找个搜狗输入法来试试。

打开Google,稳妥起见,我还是以“搜狗拼音 评测 流氓”为关键字查查,看看有没有人从中找到流氓插件。搜索结果的第一个竟然是更上层楼紫光华宇输入法V5抢鲜评测_软件频道_IT168.com,里面说:

不过在2003年推出了3.0版本后很长时间内新版本一直没有出现,让人期待之余有些失望,最近终于在2006年的父亲节推出了紫光拼音的新版本,为了配合公司的更名,新版本定名为:紫光华宇拼音输入法V5。

原来是前几天刚推出的(是否是受到搜狗拼音输入法的刺激???),软件介绍里面没说是否修正了Firefox中输入数字的bug,不过赶紧下载下来看看。

经过试用,Firefox里输入数字的bug已经修复(我不用装那个名字难听的搜狗拼音输入法了),而且这个版本里面多了一个“偏旁部首检字”的功能,有点意思。另外,在Firefox里输入的效果和IE不一样,现在我的感觉是挺新鲜的,还没有觉得影响使用。

Topic: 商业

关于联晋

在我的概念里面,企业邮箱市场体系中只有新浪、尚易这样的运营商,以及中企网、万网这样的域名注册商提供的增值服务,没想到昨天竟然闲逛到一个地方:联晋企业邮箱服务.

本来中企网、万网这样的域名注册商是凭借自己强大的销售渠道体系发展客户的,我也一直奇怪在企业邮件托管这样的市场上,sina/sohu 之类怎么去和域名注册商竞争。没想到竟然出现联晋这样的专业渠道,甚至正在向专业的服务提供商演化——除了做 sina/sohu 的本地服务外,它还销售 Windows Small Business Server 并提供 Exchange 技术服务。

从联晋的网站上看,它使用金葵花这个名字来指代其优质服务,其服务对象显然是那些中小企业主。

从硬件到软件,现在是互联网服务的分销和集成...这难度是 IT 业发展的新动向?我只是感觉到在面向企业,尤其是 SMB 这一部分的互联网服务市场里,类似联晋这样的本地服务提供商未来会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Topic: 商业

高人访谈

前几天公司来了一个几个月前卸任的互联网资深人士,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的活化石了,这里传播一些来自此人的小道消息/看法

"xxxxxx 网站首笔融资到位后,第一项支出就是几个 founder 每人买了一辆 BMW,270w... 后来这家 VC 不得不和他们在一起办公"

"现在人心都大大的坏了,融资的投资的都很黑。喧嚣着做 web 2.0 的并不是真正热爱这个行业,比 1.0 的那拨差远了。"

"最近也就只有大约 1 亿美金在中国落地,离投资热还差的远。当然,有些网站钱烧的差不多了.."

"上一波泡沫的时候,有个网站还没有 launch,就烧掉了 60,000,000 刀,名气也没有打出来,还不如 etang"

这位相当看好 Myspace 模式,不过他似乎弄错了社区内 message 和 email 之间的差别,我觉得他对 Myspace 研究的也不透,^_^

Topic: 商业

一个原味复制 facebook 的创意

关于 facebook 是什么,以及现在中国有多少人正在试图复制 facebook,就不再多说了... 大概两个月前,我中午一个人坐在兰州牛肉面里面,看着外面的的上班族在万达广场的空地上享受午间休息的闲暇时光,心里却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去成功复制 facebook 的模式。

facebook 的创意看起来很简单:学校邮箱注册保证了身份的真实性,举办各种 party 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但是在中国就有很大的问题,一是学校邮箱并不是那么的广泛应用,二是学生对于 party 这样的交友实在不热衷。

按照我们 jack 的说法,facebook 的成功主要是它满足了一个需求,就是从帮助哈佛两栋宿舍的男生彼此相互了解开始,它使学校里那些"半熟不熟"的人会面时能找到相通的话题。另一方面,由于它对注册者身份的确认机制,使得学生乐意在这里发布一些更私密性的内容。

或许是因为中午饭比较难吃,所以思维跳跃的也更厉害,我不经意间想到,如果把写字楼看作宿舍楼,那么类似的服务有效果吗?

考虑这样的需求:我经常在电梯或者大堂里看见美女,但是不好意思上前去搭讪...当然老婆也禁止我这么做。如果有这么一个网站的话,我可以从她去哪楼梯判断她是哪个公司的,然后去找其"座位","电"一下

中国的白领和美国的大学生是不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a. 都可以用邮箱作身份认证。比如如果我计划作嘉里中心这栋写字楼,就可以事先摸清楚都有什么公司,一一查出都是什么邮箱,然后就可以创建一个比较私密的交友环境了
b. 交友的需求。在中国,至少白领的交友需求比大学生旺盛的多
c. 经济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中国,至少白领比大学生更可能去主动举办或参加各类 party

唯一有所不利的是,上网的时间未必充裕,未必有精力去建设自己的"座位",当然啦,这远远不是问题. 只要确实有需求,怎么都会有人来使用的。

总之,facebook 模式很好,在中国也不是不适用,关键在于所有的 player 都弄错了目标人群,和 facebook 一模一样的服务,本应该在写字楼里面推广的。

最后,替我们公司的"占座"打个广告。虽然我觉得我自己的创意实在是不错,但是既然已经选择了做大学的这个目标,就应该一门心思走下去。

Topic: 商业

相当地负责

blogchina的管理员真是相当地负责任啊,而且手快得不可思议。

我上周五写了告别blog,没想到两三个小时后,原来的blog首页就空了。原因不祥,是因为明确说不再更新该blog?还是因为写了一个Blogchina To Drupal犯了BSP的大忌?最可惜的是,最后写得那个解释红旗下的蛋的blog在首页上看不到了(本来都已经置顶了)。

blogchina够狠。


更新:偶然发现原来的blog显示又正常了。奇怪...

Topic: 商业
订阅 RSS - 商业 | BT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