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小公司 大公司

来 SOHU 很长时间了,今天头一次参加了一个很没有营养的会议。具体内容就不谈了,反正是 13 个人从 9:30 开始呆到 12:10,可以想象会议有多无聊。至少一半的人对会议没有任何贡献,理论上俺也不用说什么话,不过作为新人还是得好好表现,在几个地方适时的阐述了一下我负责的项目对该市场计划会带来什么影响。

现在是进入大企业工作了(哈,SOHU有2000号人呢),SOHU确实很多地方能体现大公司的风范,但问题也很多,最重要的感受就是——要做一件事实在是太难了。

稍微大一点的项目,比如我手头的以及今天开会讨论的,就至少涉及3个业务单元,5个以上的team。别人不是在为你打工,必须一个一个谈过去,随时紧盯着项目跟进。

业务做的好坏,和老板是否重视有极大的关系。并不是说大公司资源多就可以把事情做好的。如果老板不重视,资源放在那里根本拿不到,虽然说我感觉查尔斯已经算是很勤奋的老板,但SOHU那么多业务线,能做好体育、娱乐、博客、搜索、输入法就相当了不起了。小公司们,尽管向搜狐的其他业务去冲击吧,呵呵。比如校友录的确很牛,但投入在“校内”上的资源,远远不及 5Q 和占座,甚至我怀疑不如被收购前的 xiaonei.com。幸好Passport号称是搜狐的第一项目(虽然我们迄今为止只有三个人),老张每周都要做1到2次brief review,进行的还算顺利。

小公司的优势是只有单一的业务,所有的团队都是因为同一个方向而设立。所以根本不必担心配合问题,如果你的团队无法成功,那所有的团队的结果都是失败。

按照长尾理论,未来的趋势应该是小公司,或者说小组织会越来越多...在脑力密集型行业,BigCompany实在不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式。

关于开会,我最近的心得是:首先预计开会的人时数n(比如13个人,3小时会议就是39人时),会议的召集者至少事先准备n/6小时,确保开会的所有人是在同一个状态下坐在一起来讨论问题的。事实上当 n > 10 的时候,就应该考虑是否要缩减开会的人数,以及议程了。

Topic: 商业

百万格子,多少万标签?

<tags>hub 標簽中心www.tagshub.com 是一个类似于百万格子的创意,不过他不是卖格子而是卖标签(好像是废话),最普通效果的标签,每字五元,这样如果你的标签名字够短,还是很不错的。据说,比其他类似网站的价格公道多了

更有一点,如果你能在你的 blog 上写一篇关于他的介绍文章或者你的站点 Page Rank 为 5,可以得到一个 88 元的标签。如果你的 Page Rank 为 6,可以得到一个 188 元的标签。

现在标签还不多,如果你的标签名可能跟别人重合,早到早得呀,还等什么呢?

更新:BT的花已经加在TagsHub.com上面了,感谢站长!

Topic: 商业 网络

由淘宝交易的互评机制所想到的

前段时间上淘宝买了点东西。由于是第一次做这种C2C的交易,一切都是挺新鲜的。当把支付宝里的钱划给卖家后,淘宝有一个买卖双方互评的机制确实让我长了见识。这个时候好中差三种评价显得非常重要。作为卖家,中评几乎都是不能接受的,这对他的信用记录有很负面的影响,可能直接关系到以后的生意是否兴隆。

淘宝作为一个C2C的网站可以利用自己的平台优势轻易推出这种完成交易必须的步骤,而这个步骤对规范整个虚拟市场向良性方向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有这个步骤的存在每个商家都会自省自己的实际商品是不是跟介绍的完全一致,都会掂量自己的服务是不是足够优质。

信誉跟口碑保持它们一直完好很难,毁掉它们却非常容易,绝对是需要慢慢积累,需要每时每刻毫不懈怠地重视的,它们就是你能把生意继续做下去的必要条件。在淘宝上,买家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前人的评价记录,有了不良的记录,卖家无法藏着掖着。作为付钱的买家,手上确实握着这把尚方宝剑,可以在交易结束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选择是不是给卖家来这么一下子,因此卖家也就不得不打叠十二分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生意。

如今市面上假冒伪劣商品这么多,每个消费者都要擦亮眼睛去分辨鉴别。如果相关监管部门能想办法把淘宝这种机制强制执行到各个卖场级别,让顾客能轻易的给卖场打分而且这个分数能醒目地被别的顾客看到。卖场为了能让新顾客放心为了能让老顾客成为回头客再严把进货关,我想红心鸭蛋、苏丹红这些事情也许会少出一些吧。

其实我写这篇blog的目的并不是想抒发一大堆感慨,而是想秀一下我买的部分东东,“我是国际米兰球迷”徽章,冠军盾和队徽的式样各两枚。嘿嘿~~

转载一个链接

明基曾文祺的专访:http://www.techweb.com.cn/people/2006-11-24/122942.html

觉得台湾这些做代工出来的前辈,确实非常厉害,是学习的榜样。

摘几条印象深刻的:

投资西门子手机失败...现在台湾媒体的主流就是要让KY认错,他们没有对事情的纵深剖析,也没想到现在KY和当年施振荣的境况是一样的。KY也说,“如果不让我辞职,我还是要做品牌。让我退回去做制造,不可能。”

明基为什么不能像三星索尼那样?第一,因为我们没有一个外包政策,三星都还在外面买,我们还100%内供。第二,我们高层主管的DNA还是以制造为主。只有分拆,品牌才能做大起来。为什么台湾的OEM做到这么大,OEM、ODM技术、制造、品质、成本什么都有,为什么不出来做品牌?应该很容易啊,可是为什么很难?这个可以写一篇大文章,但是我认为问题的核心,是因为它的DNA是制造。DNA是制造的公司就很难做品牌。而索尼、三星的DNA是品牌,他们的创始者就是要做品牌,整个集团核心是做品牌。

大陆...从制造要走到创造的人,在舆论是被鼓励的。就像联想,不管它并购IBM PCD成功或失败,媒体绝对不会说它自不量力。

我对PC的要求是:要做定位战。别的厂商是“我的价格一定要比联想低”,我的逻辑是“我一定要比联想贵一点”。要卖得贵一点,我的外观设计就要好,键盘、音响也要好。

为什么我一直说慢慢做?因为资源有限,欲望无穷。人才就这些,怎么做?挖角?我们经过这些年的经验,认为挖角进来不容易复制成功,还是Organic Growth比较好。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你要谈欲望无穷,就必须排定优先次序。

如果有一百个像我这样的人,我什么都可以做。

Topic: 商业

一篇blog引发的采访

因为安了这个题目,首先鄙视一下自己。

如果没记错的话,昨天是这辈子第二次被采访,第一次还是在99年那次大使馆被炸的时候。我们几个兄弟举着自己做的纸牌子在使馆区正等候按顺序走过美国大使馆呢,有个BTV的女记者拿着话筒凑到我跟前,我慷慨陈词一通。事后回忆估计说话时一定语调发颤,不是因为使馆被炸了激动而是因为头一次被采访太紧张。自然,我的光辉形象似乎没有出现在BTV里应该是被cut了。回去后,另一路的一个兄弟跟我说,CCTV的记者采访我了,我大脑空白,腿都软了。

闲话不说,这一次被采访原因是我写的这篇十年前的感觉里面提到了一个餐饮公司正午的盘子,昨天有位IT经理世界的记者通过msn联系到我。我说,其实我早就想写一写这个公司了。

正午的盘子还是蛮有意思的,我2004年10月到上地上班,好像很快就知道了有这么一家订餐的公司,它似乎把上地几条街所有公司都摸清了,因为我在填资料时不是填而是选。进入网页,选哪条街哪个楼哪层哪个公司(对上地不熟悉的公司或个人,可以通过这个方式搞到你想要的信息),这样最大的好处不是方便了用户填写送餐地点,而是没有歧义,往数据库里好存信息,便于管理和统计。你通过它的网站得到一串你的地址电话(这个只能填不能选)信息后,加它的msn机器人,把信息拷贝粘贴进对话窗口,发送后,你的profile就建立了。在网页上选择想要的饭菜,点确认会返回一些固定格式的描述饭菜的文字,它提示你已经放入剪贴板(你就不用按Ctrl-C了),直接去msn机器人那里按Ctrl-V就ok了。它这个形式确实非常新颖,用msn机器人来处理订单。至于怎么把订单反映到厨房,就不清楚了,但是这些信息进入数据库至少是不用人工输入了。我后来一直在想象我这边怎么一点发送,他们那边的厨房怎么就嗞嗞嘎嘎打出订单,或者液晶屏上写着“鱼香肉丝 +1”。

后来订餐系统做了改进,你连Ctrl-V都不用按了,先打开msn机器人对话窗口,输入dc(订餐的意思),弹出一串链接(里面含有你的msn号),点链接,浏览器打开订餐页面,选餐,选送餐时间,点确认。信息进它的数据库了,对话窗口会有订餐成功或者不成功的返回(因为也许你订的菜正好订完了)。可以看出做这个系统的人确实在用户的心思上下了功夫,让用户的操作尽量简单。

半年前,正午的盘子的连锁从最初的两家,突然开到六家,不禁让我怀疑是不是有风险投资注入。说实话这个市场真的是不小,而且实打实地可以盈利。有一次偶然发现正午的盘子还有盘子日记,里面写的是关于世界杯的。于是对这个公司兴趣倍增,我问送餐的人,你们老板是不是很年轻啊。答曰不算太年轻,年纪也不大。

现在盘子似乎有质量下降的倾向,也许是因为竞争的人多了吧,有什么“五色谷”“金饭桌”,有比较才能感觉出好还是不好,IT系统做得再出色,还是要靠饭菜可口打天下。如果饭菜不比别家的差,又能利用自己IT系统里的数据统计估出每天的原料量,节约成本,减少开支,预测趋势等等,做到柔性化生产,那么这家公司就真值得大书特书了。

Topic: 商业 网络

C计划

软件开发人员创业最简单的途径就是咨询,比如新成立的“银杏咨询”。俺的 C计划就是现在最烂的咨询——HR咨询里面的一块,招聘。

不管是作为招聘者以及最近作为应聘者,招聘网站以及猎头公司都让我很失望,招聘的时候找不到合适的人,找工作的事情无法提供满意的职位。仔细分析就知道症结所在——它们仅仅是建立了一个信息流通的渠道,除此以外几乎没干任何事情。

LinkedIn 的想法是做一个全新信息渠道,我没有那么宏伟的目标,只是感觉传统的渠道里面大有增值潜力可挖。灵感来自 Joel 的招聘三步曲

本着一贯的为小企业,为创业公司服务的思路(见 B 计划),我觉得我可以帮它们做到电话筛选,如果碰到谈的特别好或者是我很感兴趣的(比如美女程序员),面谈也可以代劳。而且作为 SOHO 一族,我的时间能很灵活——比如大望路的公司基本很难约到上地的程序员面试;而对我来说,下班时间去电话或者面谈是可以接受的,这也有效的服务了招聘的另一方。

业务开展好的话,估算每年我能攒 100名程序员(smart, and get things done)的情况和电话录音,面谈纪要。把其中 20 个成功推销出去,这收入也就还不错了,要知道第二年能推销出去的肯定不止 20。。。再过几年说不定就可以全国范围内贩卖人口了。

然后我最远大的抱负就是搞一个 Hacker Day,评出中国十佳程序员出来。哈哈,我觉得程序员还是挺看中这些虚名的。

Topic: 商业

B计划

A计划是什么?就是这篇blog。由于工作变化,所以最近思维也活跃,比如关于创业的想法就不时的有火花冒出来,于是就计划写这么一系列,把它们都记载下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写到 "Z计划",^_^

《人件》告诉我们,最能发挥程序员生产力的工作环境是每人一间独立的屋子,而且有自己的电话,确保没有人能打扰到他。这个观点我是蛮赞成的,问题是:公司怎么能给员工提供这样的生产环境呢?

我的答案很简单,在家工作。事实上,我在亿邮用最高效率写成的两段代码——一个是prefork模型,一个是socket的IO缓存封装——都是在家里半夜写就的;bridge内核模块的雏形,也是在家里花了3天时间完成的。在家里工作意味着人均n平米的办公面积,没有人打扰,独享卫生间(这很重要!),不用担心有人看你的屏幕,把挤公交地铁的精力用来写程序。。。好处太多太多,简直数不过来。

“且慢。。。”,你会这样说。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程序员的确需要聚在一起讨论问题,彼此学习,需要项目经理指导方向,等等。但是如果因此就要求大家每天在一起办公,实在是因噎废食,除非你能象 google 或微软那样提供真正像样的工作环境。尤其是对于创业企业而言,为了节省资金而租用商住公寓,而且往往人满为患,在我看来浪费的生产力简直就是在犯罪。

我的B计划就是给创业公司提供办公解决方案:把我家的房子出租给3个,或者甚至多到10个创业公司,它们的特点是平时各自在家写程序,觉得需要一起办公了就聚到一起。价格绝对低廉,我还可以提供别的服务,比如 WLAN,打印复印机服务器租用,聘一个秘书共用等等。而且我家的地理位置也还方便,不管你住在城区什么地方,到小西天似乎都不是太痛苦的事情。

另外,这简直就是一个创业沙龙啊,很自然的来我这里办公的founder们会摩擦一些火花,我的一个副业就是在房间里面布满窃听器,然后把它们出卖给 VC。嘿嘿

我的 B 计划就是要做房产,哈,和 IT 一点关系也没有。除了需要再改造出一个卫生间有些麻烦外(再次强调,卫生间绝对是办公环境的一个重要标准,包括写字楼的电梯配置,千万不能忽视这些小地方给员工带来的挫败感),我越想越觉得做这件事情让人兴奋:能同时和多个创业公司深入接触,看他们办公,会议,争吵。。。仿佛自己是 VC 一样。当然前提是我能在北京给我一家老小再找一个落脚的地方。

写到这里想起7年前,那时候就是4个大三的孩子各自在机房或者是宿舍写程序,每天下午5点开始,我和他们在数学系的一间教室讨论代码。其实创业公司起步是可以很简单的。

Topic: 商业

微软有多少副总裁?

记得看一篇文章,说的是高盛或是摩根斯坦利,旗下有200多名副总裁——因为谈生意的对手都是董事会/CEO/CFO之类,所以甭管具体什么身份,必须带一个VP的头衔去。

因为马上就要离开大望路了,于是前不久特地去找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吃中饭,他刚刚从微软跳槽出来到一小创业公司,现在在温特莱。席间我说:看起来现在互联网创业真热,否则你在微软不是挺好,还出来作甚?我同学回答说是被原老板拉出来的,其人为微软副总裁云云。

我先是觉得我这同学搭上了微软副总裁似乎前途无限,后来越琢磨越纳闷:以前介绍李开复、张亚勤的时候通常前面都冠以微软副总裁,现在又冒出来一个,华人副总裁何其多也。。。然后就想到了投行副总裁的例子,于是恍然大悟,感情微软副总裁也是拿来唬人,作不得数的。于是心里大概估计了一下,觉得微软副总裁的数量怎么也比我们公司的程序员要多,果然是牛啊。

再报导一篇小道消息:百合网看起来要玄,至少现在军心不稳。我已经从三个不同的来源得到了类似的信息,其中包括我这个同学告诉我,前不久百合某个部门几乎全都在他那里面试了一遍。。。又一个交友网站要倒下了吗?

附:有人告诉我荷兰飞利浦的副总裁大概有50个,微软至少和飞利浦是一个数量级的吧。

Topic: 商业 搞笑

招聘三步曲,来自 Joel

9月8日,发表 Sorting Resumes

10月24日,发表 The Phone Screen

10月25日,更新The Guerrilla Guide to Interviewing到3.0 (这篇文章很早就发表,也早就被翻译成中文:轻松面试找到理想员工-非官方的面试技术指南)

不知道别的公司是怎么样的,我们以前没有经过 phone screen 这个步骤。想像起来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尤其是这样可以让面试官的时间得以更有效率的安排,而且可以面向全国去招聘——通过两三次 phone screen 的人就可以给他提供车票或者机票来北京进行 in-person interview 了。

Update: 突然回想起和我家达达一起玩的情况,现在我有了一个挺疯的想法——给应聘者一盒积木,让他搭一所房子. hohohoho... 大概花不了多长时间,还能彼此放松一下

Topic: 商业
订阅 RSS - 商业 | BT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