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yb的博客

I SEE YOU

据说,电影人在看电影的时候,是一定要看完最后的演职员表才起身的,以示对同行的敬意。如果你确实被这部电影打动,那么当 Jake 最后睁开双眼,请安静的留在位置上,一边看最后的 CAST,想象是那拨花了5亿美元制作费用的人出来谢幕,一边把主题歌 I SEE YOU 慢慢听完

想这样好好享受影片的最后一段还有个小难题,就是为了避免届时你的膀胱忍受不住,要跳起来去和几百人抢夺厕所,必须提早准备:开演前一个小时停止进水,前半小时wc一次,开场前再wc一次,差不多就可以完完整整的把影片看完了。

影片里很多有意思的细节,比如原始纳美人都是四个手指,avatar是5个;纳美人情绪激动的时候尾巴会跳起来,像地球上的猫科动物;公司领导不会玩高科技设备偏偏要显摆一把然后丢给IT人员收拾;最后决战之前人类战机起飞时,室外一个雇佣兵的帽子被气流吹掉,他愤愤的冲飞机挥了一下拳头(发生在远景里,而且对焦在室内近景的上校身上)....总之这么大手笔制作出来的 Pandora 星球绝对够真实

我唯一有点疑惑的是培养皿里的 avatar 的辫子是谁编出来的,是头发原本就能自然长成那样?还是定期有人去帮着洗头呢?呵呵

字幕把"It's hard to fill a glass which is already full"翻译成了"...油盐不进...",然后 Jake 自嘲是一个科学白痴"Well, my glass is empty, Trust me, just ask her Dr. Augustine"... 这段对白很有禅宗色彩,但是被翻译生生毁了, :(

我还很怀疑 Jake 的孪生兄弟是被蓄意谋杀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个前海军陆战队员混进去刺探情报;否则剧本里何必编一个开场就被火化的角色?而且 Tommy 的死因也很可疑,"for documents in his wallet";但要说 RDA 从6年前(太空旅行是5年9个月22天,再加上 Pandora 上的三个月)就开始谋划这个事情也很诡异,真是一盘很大很大的棋。。。。。 Pandora 上一天到底是多长时间呢??

最后时分双方说 I SEE YOU 的欢喜和感慨,有点让人感动,我眼眶很不争气的湿了点儿

Update: 靖哥哥和蓉儿骑在雕上应该就是这般感觉了,啥时候我们有导演给我们拍出来?

Topic: 文化

Lady GaGa

前个月,我的车载mp3放在家里忘了安装上去,在路上就很无聊的听收音机。切换到 FM 正好是 88.7,可能是 qyt 同志某次调出来的,其实我不仅仅是 mp3 只听明哥和许巍,收音机也一直是 103.9。主持人的风格我还喜欢,然后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每天早上就这么一路听 Hit Morning Show 来着。

结果就听到了 Lady GaGa,被评价是新一代的麦姐。要知道十几年前俺在 bbs 上装女生 ID 还用"英子~~Like a Virgin"做昵称,于是我就很有兴致的去搜这个 Lady GaGa 究竟啥样。

这回去三亚就带上了 Just Dance 和 Poker Face 来听。第二天晚上在阿伦酒吧也听到了 Poker Face,倍儿感亲切,呵呵。第三天晚上为了掩饰做年会主持的不安,就先用 Just Dance 暖场,等情绪上来了就不那么紧张了,其实偶可是一个很拘谨的人哪~~~~~

后来大家怀疑我是不是经常去夜店,其实我冤枉啊;我就只是去过大连的芒果和三亚的阿伦了,就算上十一年前北京的NASA,这辈子也不过三次而已。

PS: 年会上居然我把《遇上你是我的缘》比较完美的唱出来了,兴奋ing.....以后很难再碰上当时那么好的设备和空间了

Topic: 音乐

网易 SMTP/POP3 归来

今天一上班,就听到同事说了这个最新的消息。。我试了下两个月之前注册的 163 帐号,设置里 POP3/SMTP 缺省是打开的了

感想1: 网易用户应该谢谢腾讯,没有腾讯的直接压力,这个服务是不会有的

感想2: 在邮件领域,开放标准必胜。在 MessageService 领域,开放标准必胜。一个特殊例子腾讯,不过我认为它远远不是消息服务了现在

感想3: 有个缩写叫 fm 的产品会很尴尬. 我觉得推出 Fuck Me 163 的这个人,居然选择了我们的品牌名字做推广,要么过于无知,要么过于自大,更可能两者兼而有之;再和网易的哥们说一句,闪电如果翻译成英文应该是 Lightning,不是 Flash!

以上的恶言相向我已经忍了一年多,现在终于痛痛快快的在 blog 上说出来了,哈哈哈哈.... yes,yes, 我其实也算自大和无知的二者兼备

再次感谢腾讯 :)

Topic: 商业 技术

VMware 可能会从 Yahoo 手中购得 Zimbra

n 年前,yahoo 收购了 oddpost,然后有了现在的 RichRichRichIA 的新版雅虎邮箱;所以当它又一次出手收购 zimbra 的时候,我一直很好奇这回雅虎能催化出什么新花样

但这个交易看来并没有给双方带来实质的变化。终于,现在有了Zimbra 被转让给 VMware 的传言

一个虚拟技术提供商,收购一家SaaS的电邮服务商,这到底是要干啥?初看起来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如果把这件事和几个月前 VMware 收购 SpringSource(就是开发 spring 框架的那个公司)联系在一起,答案就呼之欲出了:感情 VMware 是要做一个云计算公司......

电子邮件是云计算的入口

Topic: 商业

关于 CMM

把互联网和 CMM 扯到一起看起来很怪异;但是,最近当我思考我们团队做项目的能力改进在哪些方面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7个字:能力成熟度模型。别的且不论,至少这个字面意思说出了我想要表达的。

这不仅仅是软件工程方法问题,Joel 测试得12分能保证互联网项目成功么?互联网商业环境如此多变,用户如此容易流失;用户安装成本是零,同时它'卸载'你几乎没有心理负担;我们的关系不是购销合同,而是不经意的鼠标点击;没有版本升级,永远是 beta;产品经理和技术开发的配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无间。

再牛逼的UED,也阻止不了服务器给你蹦一个500;再牛逼的高性能高可伸缩性技术,仍然可能被用户骂一句垃圾。卓越的互联网产品背后,一定是有卓越的互联网团队。我们总是说产品/运营/技术缺一不可,但团队究竟是怎么样运行的,流程的好坏是否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好像缺乏专业的研究。

研究工作归学者,这件事情本质上还是工程,是实践出来的,2010 我们还可以做的更好一点。现在我能去想象到的境界,也就是 Defined 这个级别;如今离 Repeatable 好像还有一点点距离....话说回来,在互联网世界,做不到第二级,早晚是死

Topic: 商业 技术

2009/2010

关于 2009
年度电影:《This is it》
年度书籍:《经济学通识》
年度运动/服饰:爬山/OZARK
年度纨绔:始祖鸟
年度个人用品:马六
年度互联网应用:Twitter

年度互联网阅读:每周看lwn.net & 每天看wikicompany.org/fs/planet/

期望 2010
对敏感词的诅咒生效
对某产品的诅咒生效

冠军杯...

检讨去年的期望......今年应该制定一个买书读书的计划来实施

去年写的2008/2009

Topic: 生活

O Fortuna,原来奥尔夫就是您啊

接触过幼儿音乐教育的恐怕都知道奥尔夫这个名字,貌似这个是现在最主流的传承了,反正北京是一堆的奥尔夫音乐班,三年前我家达达也上过半年的课...

今天才知道这个奥尔夫,就是谱曲布兰诗歌(Carmina Burana)的 Carl Orff ——其第一首曲目 O Fortuna 是 MJ History DVD 片头 Brace Yourself 采用的音乐,随后被中国的电视编导用到烂俗;乐团 Era 也把它融入了 《The Mass》.

之所以兴致勃勃的去 google 是因为看到维也纳童声合唱团 MV 里的 O Fortuna,这才注意到里面是钢琴的伴奏,于是想弄个琴谱来观摩观摩。搜了半天才发现因为奥尔夫老先生于 1982 年作古,至今他的作品还在版权保护期内,看起来很难弄到免费的可打印琴谱可下载

土豆上居然有一个 O Fortuna 的拉丁文/英文字幕对照的版本,这里共享下:

Topic: 音乐

给搜狐闪电邮箱用户圣诞礼物一枚

https://mail.sohu.com

这个还没有正式推广,因为对 IE 的缺省设定来说,要求所有的资源都是 https 的,否则用户会碰到很烦人的警告。

俺们的资源都在搜狐的 CDN 上,但给现在 CDN 都加上 https 支持不太现实。因此需要我们自己来想法搞定这件事,如果是 http 请求就调用 CDN 资源,如果是 https 请求就调用 mail.sohu.com 下的资源。程序还有几个地方要调整,部署资源的时候也额外多一道工序。

预计一季度会正式上线..

PS:半个小时前,收到了搜狗输入法的圣诞礼物——搜狗浏览器。我一边奇怪怎么输入法的更新对话框里多了一个谷歌搜索的正面推介,一边就毫无戒心的点了“下一步”,然后发现浏览器已经被安装上了。中午我还在和杨总说悲观的预期市场份额也就15%-20%,晚上就来惩罚我了。。。我。。。我平时还是多用 Fedora 吧

Topic: 技术

又是 PM

一年前写了又到半年 PM 时,现在拿出来重新检讨下。

经过了两次严格的按比例评判后,这次我觉得再这么执行可能就有问题了,于是提前和几位主管打好招呼——今年过节没有C

正好今天看到郭子威的一篇blog上,也写到这个问题:"一个强调创造力的环境,一个低于10人的团队,...确实有可能做到默契干练,无一人掉队"

现在我觉得邮件中心差不多也到了这个程度;再解嘲的想,前两次PM的压力,也是促进团队成型的因素之一吧。

人力是企业最核心的三个流程之一,2010 的目标是:每四周PM一次,吼吼,玩笑话而已

Topic: 商业
订阅 RSS - qyb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