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哈哈哈哈

经过一年半的等待,今天,终于搬入新居了,生活质量眼看着将提升好几大块,电话也有了,当然装电话的目的——宽带也就有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Topic: 生活

北京几个二手房中介的报价评价

update: 本文内容应某公司之要求已做部分更改。

打算升级现在的小房子,目标仍然选在小西天北太平庄附近的二手房。最近一个月和中介接触不少,这里就中介的报价做一些比较。

理论上中介应该以公平的姿态来为交易双方进行服务,但由于中介的服务费用是和房价挂钩的,所以先不说什么吃差价,天然上中介就会倾向于和卖主一起报高价

我们目前联系过的5家中介报价排名为(从高到低):
1. 中原地产
2. 顺驰
3. □□□□
4. 我爱我家

5. 链家

中原一共报过三所房子的价格,一听价格连砍价的兴趣都没有了。比较来说链家报价一贯还很合理。

这里说说□□□□。网上关于□□□□□□□的传闻比较多,但我们这里听到的报价还算马马虎虎。就是□□□□□□□□□□,有一次说好了□□但□□□□□□□,□□□□□□□□□□。

附:听到一个笑话,现在北京街上穿黑西服的不是黑社会就是中介。感觉此言非虚,每到周末如果在某小区看到一撮穿西装的围在一起,那肯定是中介。

Topic: 生活

等 392 路汽车

这两年来,许多个周日晚上都要坐 919 从北二环到清河小营,下了车后还要走几百米到小营西换坐 392 才能到住所(否则就走 25 分钟左右的路步行回去),等 392 的过程总感觉很漫长,后来我索性花 3、4 分钟接着走到下一站,这样就有三趟车可以选择了。

这几个月,我晚上经常在清河南镇(清河小营西前三站)坐车回去,这里最方便的也只能是 392,但是等车的感觉却完全不同,总是觉得在不长的完全可以容忍的时间内 392 就来了。

这是为什么?按理说 392 是固定的,变的只是我等车的心态。离目标越近(前者比后者离目的地近三站),诱惑越多(前者再走 3 分钟就有更多回去的选择),耐心就越差?生活中、职场中这种类似的情况下是不是也都是这样。。。

Topic: 生活

预报:3月4日清晨月全食

今天北京的天气不错,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看到。看完后还可以补个回笼觉

我家达达还在湖北,到时候让奶奶把她弄起床看"天狗吃月亮",哈哈

介绍这里有

Topic: 生活

票之 2007(下)

本来以为回来的票很好搞定,同学言之凿凿说有个亲戚的姨妈是汉口火车站售票处主任,回来的票没问题,于是没让家里在湖北提前订票。结果真真是祸不单至,15 号我被告知她亲戚前一天晚上告诉她,那位姨妈今年退了,回来的票,不成了……,赶紧打电话告诉家里,得知订票时间已过,只能想别的办法了 :'( :'( :'( :'(

幸好,此时我的神经已被锻炼得无比坚强,先回到老家再说,天无绝人之路,这点事总能解决。

到湖北后,在酷讯上继续找票,这回时间比较宽裕,没过两三天,找到初六的软卧一张,初八的硬卧两张。初六的票还正好是潜江的人转让,约定时间拿票。初八的票请五表弟找他在武汉的同学帮忙先拿一下票。

虽然早就从刘韧那里知道酷讯,但是没怎么用过,这回发现它确实是个有用的网站,算是帮了大忙了。

票之 2007(上)

票之 2005

去年的票搞定得倒是很简单,早早通过一个老乡同事搞到一个票贩子的电话,然后加了80 买了一张软卧(硬卧的票已经卖完了),提前两个星期把票拿在手上(直达的车在春运期间都是提前二十天出票)。

节前三个星期,打去年的票贩子的电话,已经打不通了。又找了一个,说是没有办法弄到票。班头说她托了两个人,各买 2 张票,如果都能买到,就会多出两张。不过这是没谱的事,所以叫父母找单位驻京办事处的人想办法买我跟高中一哥们 15 号两张票,他们平常跟固定的票贩子有联系,应该有比较大的把握。

事到如此,就开始等着了。

大学兄弟帮人在他工作地点的楼下加 150 买了张 14 号到武汉的票,问我买吗,我想驻京办事处的票应该有谱吧,如果手上有了加 150 买到的票再出手卖的时候会不会碰到便衣,问我高中那哥们,他说手上有张票再说,于是让大学同学先买了一张 15 号的火车票给我高中同学,并说好如果驻京办事处也买到票了,票你自己负责处理。

直到 13 号上午,驻京办事处那边的票也没消息(据说提前两三天才有消息),班头在 msn 上告诉我她托的人都买到票了,每张加 50。立刻决定这两张票先都要了,然后通知高中那哥们把手上加 150 的票处理掉。大家的动作都很快。中午吃完饭,班头又在 msn 上小心翼翼地问,那加 150 的票已经处理了么?有一个关系不错的没有票。头立刻晕了,联系上高中哥们,答曰已经处理了。班头说票都给你们,我实在不行三十晚上走。这个时候,怎么能让别人入地狱?我说我等驻京办事处的票吧(心里绝望地想,终于可以体验一次三十晚上在火车上过年的感觉了,似乎也不错,说不定能上新闻联播哩)。

直到 14 号晚上,驻京办事处的票依然没有着落,说 15 号才有最终消息,我让我哥跟他说如果 15 号的票实在买不到加买一张 16 号的票(我哥是托他买 16 号的票)。我收拾了背包,准备 15 号他突然告诉我票有了然后我背着包下了班就直奔西站。这天晚上我哥告诉我,如果 16 号的票最后也买不到,就去天津过年,初一坐飞机回湖北。

15 号一大早,疯狂地刷酷讯页面,看到一条条转让 15 号的车票的消息。打通一个,这个人是个厚道人,先强调票的情况:铁路系统内部票,票上印了×车×号×铺,如果有铁路的乘车证,凭证免费,如果没有乘车证,拿票上车补一张硬卧就可以了。这张票她花了 50 元买的,转给我也 50 元。而且告诉我,她前面已经接了几个电话了,好像打电话的人听了是这种票都挺犹豫的。我心想最多就亏 50 元,立即说我马上过去取票。

她告诉我在清华东门旁边的威新国际大厦 10 层,到后我才发现原来搜狐就在威信国际大厦,打电话问我哥,原来他在 11 层。

票拿到手后,仔细端详,这张票跟普通的票区别不大,就是票价处写的是¥2元,下面打印着随乘车证有效

没有乘车证,心里依然忐忑不安,万一检票上车时被要求出示乘车证怎么办?后来想了一招,让乘同列车的班头凭她的票买了一张站台票,然后用站台票上车,然后就等着开车吧。就这样,顺顺利利,我终于没上成新闻联播,哈哈。

教训一:如果手上没有第二张票,第一张票无论如何不能出手。
教训二:路子不要太多,谁能最快给票就走哪条路。

如果明年大学同学公司楼下的售票处还能拿到票,就走这一条路了。

16 号的票看样子比较好买,到了 15 号晚上我上车后跟我哥联系,他已经从买票人的身份变成卖票人了。他应该会把这个过程写成 blog 吧。

一下记住28个!

这是我上周完成的最得意的事情。

在周四的公司部门介绍、周五的职业发展ABC之后,周五下午就把我们30个新员工拉到城郊的一个小院子里准备第二天的体验式培训——俗称拓展。

周五晚上饭后的活动叫“融冰”,因为大家都是新员工,来自各个不同的部门,以前都没有怎么接触过,要求大家记住彼此的名字。

其实记名字还是挺简单的,所有人围成一个圈,起点的人开始报名:“我是XXX”,然后旁边的人说:“我是XXX右边的YYY”,再接着是:“我是XXX右边YYY右边的ZZZ”......这样直到最后一个人。

教练事先询问谁有信心一晚上把所有人的名字都记下来,我毫不犹豫的举手——并不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记忆力有多好,而是知道这类项目理论上是大多数人都能通过的,只要我不是属于最弱的那群人,肯定能完成项目。

但是除了我好像再也没有人有信心,于是教练宣布有信心的人在他右手边站好,没有信心的人靠他左边站着,然后围成一个圈。最后他指着俺说,就从你第一个报名字吧,大家纷纷 faint。

记不住名字的惩罚措施是,男生如果记不住男生的名字,则背那个人走一圈,如果记不住女生的名字,则抱着那个女生走一圈!!!结果有一个不法之徒前后抱着4个女生走了一圈,各位男士看得热血沸腾,恨得牙痒痒的。有一个女生名字比较难记,加之排她前面几个女生的名字都特简单,猛然到了她这里就是一个坎,好像她最后是被男生抱着走了4圈。

俺的任务最轻松,不过报完名字后就开始记人名,到了第二天,仍然能记得当时一圈下来的各个人的排列顺序。除去一个和我同一个部门的同事外,一下子记住 28 个人!这里自我陶醉一小下下。其实这项活动非常适合搜狐这样大的公司的新员工培训,相当于立即创建一个各部门之间的人脉关系网,而且新员工也特别需要这样的关系网。培训结束后我们这30人迅速创建了一个 QQ 群和一个 ChinaRen 班级;过去一周中也有好几个人看见我的 MSN 签名后推荐程序员。

周六的项目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室内项目,团队完成的一塌糊涂,可以说极难,号称通过率不到 5%

另一个有意思的项目是“空中断桥”,当我看着队友一个个在上面犹豫的时候我就豁然开朗——看你能不能迈出那一步。立刻我就想到三个月前我迈出的一个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虽然以往也做过很多影响命运的决定,比如毕业工作、结婚、要小孩...但要么是年轻懵懵懂懂,要么是受别人影响或者说情感因素;直到离开亿邮这个决定,才是个人非常理智、经历很长时间、选择非常痛苦的决策。

轮到我时,没有任何犹豫就跳了过去。一个教练问我是否曾经做过这个项目,我微笑说没有。看着同事们一个个眉飞色舞的讲述高台上的心路历程,我想他们不知道要等什么时候才会走到人生的空中断桥上,年轻真好,逃避和畏缩很容易找到借口。

最后给这次培训的公司和教练(负责我们一小队的其实也是该公司的总经理)做一个广告:北京标准体验管理咨询公司,吴海东。我之前已经参加过多次拓展培训了,觉得什么背摔、电网这类活动已经是泛滥到呕吐的感觉,可这次的项目,尤其是室内项目(包括最后的教练总结)让人耳目一新。后来我和吴海东在 MSN 上交流,他说:“同样的项目,不同的培训师,效果千差万别”,深以为然。

Topic: 商业 生活
订阅 RSS - 生活 | BT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