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yb的博客

花了约半小时升级 Drupal

想到每年买的这个Shared-Web-Hosting也就是为了搭博客,40刀一年,偶尔用来做下载的中转

再算上为了维护它花的精力,真是想干脆把blog托管出去

哪天要是失业了,干脆找个设计师搭档做个 blog service,或者更准确说是针对专业人士的空间服务,把什么博客、微信公众号、啥啥啥的都集成起来,发展三五千个客户,算是个网络小生意

Topic: 技术

Moto 360 初体验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充电的知识:手表刚到手的时候电量是0,需要充会儿电才能正常使用;因为从出厂到现在有一个新的firmware更新需要下载,所以需要把手表充到80%以上才能正常使用;又因为这个手表的充电流程有过热保护,可能充到中途充不进去反而不停耗电... 总之手表刚到手的那个晚上是一个充满怨念的晚上

其次是为了使用它手机上必须 Android Wear,也就意味着必须安装 Google Play 服务,对于国行手机而言就是必须要 ROOT,这个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又是一个很高的门槛,我在小米4上安装这一套也是费了点功夫才搞定。系统方面它仅仅是要求Android 4.3、蓝牙4.0,这个要求并不高

总之,Moto360只适合男性极客。不爱折腾的,没有安卓手机的莫入。Moto 360的最佳搭配是 Moto X,或者 Nexus 吧..

中度使用续航一个白天没有问题,我早上6:15闹铃,拔下手机充电器,换上Moto360无线充,出门前已经是100%;但是出门旅行需要额外带上无线座充会略有不便。

可以当计步器使,心率计算我觉得不准;Google Now 就是个残疾,据说"出门问问"这个团队会在Android Wear方面做出Google Now的本地替代品

目前微信的通知还不能震动,搜狐新闻通知会莫名的多个b字符。。。应用针对Android Wear的优化还有一段距离

在Moto360上查看Android的Notification的体验挺好,掏口袋-低头-解锁-滑动-锁屏-放回口袋...这一系列动作简化成云淡风轻的抬起手腕轻轻一划,逼格度爆表。通知天生就应该是在非手机端完成查看的。

我的理解是,Moto360/Android Wear(包括蓝牙耳机)的最重大意义是让手机从人们的生活中尽可能隐藏起来。现实情况是手机越来越成为面对面交流的障碍了,这点必须要改变

Topic: 技术

广场上的社交

微博是广场,朋友圈是 Party。和朋友互动是在 Party 里,但消息最有效传播的地方还是在广场上

媒体大佬的想法,一直是怎样让群众参与到时下这场信息消费的盛筵中。听起来像是群众运动,所以我很怀疑这事只能是价值不断被创造、再破坏的一轮轮循环。

张老板是一个要在媒体这条路一直走到黑的人,搜狐必须在门户的平台价值消亡殆尽之前,找到自己的下一个媒体平台之路。

群众是否真的会在意自己的 Profile 页面?群众真的很在意自己在广场上的衣着?不管是在广场还是在Party,真的有人会在意群众的Profile吗?

除了不断给一个个副本任务,好像很难得让群众high起来。

还没有想到眼前任务的解法

Topic: 网络

RHEL7 没有启用 user namespace 的原因

https://lists.linuxcontainers.org/pipermail/lxc-users/2014-April/006554.html

里面提到,RHEL7 因为安全原因,禁用了user namespace,但有望在以后的更新里(7.1?)里启用它。

https://bugzilla.redhat.com/show_bug.cgi?id=917708 展示了从去年3月,Fedora的开发者对于user namespace的考虑

  1. Comment 1说的是当前的代码除非disable XFS,否则是不能打开USER_NS的。
  2. Comment 4说的是3.9的合并窗口期已经过去,XFS对USER_NS的支持已经加不进去,只能寄望于3.10了
  3. Comment 5说的是USER_NS相关的实现还有很多安全问题,比如clown-newuser.c就展示了本地提权的漏洞
  4. Comment 7说的是终于XFS不是障碍了(这个时候已经是3.12),但为了更安全,可能得修改代码,只让non-privileged用户使用相关功能

结论:缺乏商业能力的使用3.12之前内核的发行版(包括使用3.11内核的Ubuntu 13.10:http://blog.tutum.co/2013/12/14/enabling-the-user-namespace-in-ubuntu-13-10-saucy/),都不会直接支持 user namespace 的。但可以相信未来 RHEL7 会把内核最新的变更backport回它的 3.10 tree,为此特意在当前的代码里启用了 USER_NS以保证和未来的内核版本ABI兼容(只不过在 create_user_ns 的内部,第一行直接粗暴得返回 -EINVAL 了)

Topic: 技术

开了一下无人驾驶汽车的脑洞

一方面是谷歌的研发,另一方面传统汽车行业也开始引入线控技术,比如Q50

五年后,无人驾驶汽车开始商业化

十年后,加州政府举办算法大赛,利用大数据调度红绿灯系统,以减少整体交通拥堵时间

十五年后,北京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享受公交车道待遇

二十年后,阿里承接了杭州市的CCAV项目,包括把城市交通流量系统 API 开放;高德导航第一个支持

二十五年后,大部分司机仅仅只是在进出停车场、地库的时候才控制汽车

Topic: 社会

一些技术研究

晚上找了一下 .NET 的资料,发现 3.6.0 版本的 mono 刚刚发布没几天,在 HN 上有这样的讨论
A: Here it is a good business for the "new" "21 century" Microsoft. To put their language into Mobile, OSX and Linux.
B: If they do succeed I seriously think it could be the end of Java.

C: Yes, Java is basically new COBOL...

很好奇居然有人这样形容 Java,因为中午刚刚有人给我断言 .NET 是一个要退出历史舞台的技术。于是去研究了一下 mono/.NET,有以下印象

  1. mono 项目背后的公司,Xamarin,和微软走得很近,包括刚刚接受了一家微软背景VC的投资;也许 mono 是一个靠谱的项目
  2. Xamarin 的商业模式是移动设备,用 C# 同时为 Android、iOS 开发应用。对于现有的大量的 C# 程序员来说,是一个好事情
  3. 以我目前有限的认识,ASP.NET 大概是类似 Java Servlet 的东东;ASP.NET MVC 则可以类比 Struts 这样的 MVC 框架;Entity Framework 类比 Hibernate;Web API 貌似是一个写 Service 的框架;Web Forms、Web Pages、aspx、razor 什么的还没有弄明白
  4. NuGet/MyGet 类似 npm、pypi,感觉现在 .NET 的生态也在不断的发展
  5. 国内颇有一批人(大本营是博客园?)在研究在 Linux 上跑 ASP.NET,http://www.jexus.org/http://www.linuxdot.net/
  6. ASP.NET 的下一个版本,VNEXT,旗帜鲜明得指出了:
    1. 要为服务器优化、为云优化
    2. 要和 mono 紧密合作,确保能运行在 Linux/Mac 上
    3. 每个app部署的CLR的隔离,这个功能对在单一 Windows Server 中运行多个 app 还是很有用的。另外演示中的工具被起名叫 kvm

隔行如隔山,不明觉厉

Topic: 技术

和外界的交流很重要

这两天,连续听了包括唱吧、新浪、UCloud、一号店等等大佬的分享,收获颇大

以前只能从内部看搜狐的业务,看各个事业部、频道起起落落。一个是眼界狭隘,另一个是方法固化。现在对别的公司有了更深了解之后,再回过头来想搜狐做的事情,也是觉得越来越能摸清楚各个领导、参与者的想法。对参与的种种项目,此时琢磨又有了新的认识。

感觉不能再从传统媒体招人进来了, 没有互联网产品意识的人,无法再造搜狐。

能来北大CIO班的,此时多数应该都是处于职业的天花板状态,能相互启发学习,非常有必要。以后也想办法安排其它同学的交流机会

Topic: 商业

Gartner 魔力象限

参考一下人家是怎么评估组织的能力的

Ability to Execute:
  1. Product/Service, 产品/服务的能力、特性、质量等等等等
  2. Overall Viability, 财务健康程度,融资能力,生存能力
  3. Sales Execution/Pricing, 渠道/销售/售前的能力、定价权
  4. Market Responsiveness/Record, 捕捉市场机会、竞争求胜的能力
  5. Marketing Execution, 市场营销能力
  6. Customer Experience, 客户体验,尤其是客服、技术支持的能力
  7. Operations, 运营能力,为完成目标而优化的组织结构、流程、系统
Completeness of Vision:
  1. Market Understanding, 理解(深化)客户需求并提供产品/服务
  2. Marketing Strategy, 能够清晰、差异化地定位,并有效传达客户
  3. Sales Strategy, 卖货的战略
  4. Offering(Product) Strategy,
  5. Business Model, 商业模型的靠谱程度
  6. Vertical/Industry Strategy,
  7. Innovation,
  8. Geographic Strategy, 面向不同地域的战略
Topic: 商业
订阅 RSS - qyb的博客